八步区红薯“一种三收”结硕果 链起乡村振兴路|前沿热点

来源:广西云-广西日报时间:2025-10-18 17:24:30


(相关资料图)

10月15日,贺州市八步区东融(供港)蔬菜基地内,百亩集中连片的红薯地迎来丰收季。大型采收机械在田间穿梭,“轰隆隆”的轰鸣声中,一个个圆滚滚、饱满厚实的红薯从泥土中显露;工人们俯身田间,熟练地分拣、除蒂、去泥、装袋,将色泽鲜亮的红薯打包,准备发往山东、广东及本地各大商超市场,开启产销两旺的增收路。

工人正在分拣红薯。罗李香 摄

今年6月,来自山东的种植大户张学山采取“基地+公司+种植户+农户”的合作模式,承包下340亩土地发展红薯种植,并全面推行水肥一体化管理,通过精准控制水分与养分供给,既保障了红薯的产量,更提升了品质。

“今年红薯长势特别好,每亩产量能达1500公斤,按当前1.4元至2.4元每公斤的市场售价算,预计总产值能超100万元!”看着满地刚采收的红薯,张学山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

如何实现收益最大化?张学山通过拉长红薯产业“价值链条”,让“一种业”产出了“多份好收益”,实现“一种三收”。在红薯开挖前,先将红薯藤条尾端采收为优质种苗,按100根一捆、每捆6元的订单价销往广东湛江种苗批发市场;经测算,每亩红薯地可产优质种苗10000根,单卖种苗就能为每亩地带来600元收入;而采收完种苗的成熟秧藤,还会以低价出让给当地群众,作为廉价优质的养殖饲料,直接降低了养殖户的生产成本。

工人们正在采收红薯藤。罗李香 摄

产业发展的红利,也实实在在落到了群众身上。“我已经在这儿割红薯苗半个月了,每天清晨来、天黑前收工,工资按天结。”正在田间忙碌的黎彩英大姐一边捆扎红薯苗一边说,“一天能割150来捆,一捆1块5,算下来一天能有200块钱收入。”

近年来,八步区铺门镇依托独特地理条件,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当地通过出台农机补贴、产业奖补等政策举措,引导种植户紧盯市场需求,整合土地资源,推动红薯种植从传统散户模式向规模化种植、品牌化经营转变,实现传统农业向特色农业、高效农业的转型。

如今,“种苗销售—红薯生产—藤蔓利用”的闭环产业链已然成型,不仅让土地效益倍增,更拓宽了群众增收致富渠道,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标签: 实况网 热点资讯

责任编辑:FD31
上一篇:杨振宁逝世_实时
下一篇:最后一页

精彩图集(热图)

热点图集

最近更新

信用中国

  • 信用信息
  • 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
  • 网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