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玻璃加工刀具因需应对脆性材料的高硬度、低韧性特性,其刃口精度与锋利度直接影响加工质量。利用刀具磨床对玻璃加工刀具进行修磨时,需结合刀具材质与磨削工艺的特殊性,采用针对性技术手段以保证修磨效果。
玻璃加工刀具多采用金刚石或立方氮化硼材质,修磨的核心在于保持刃口微观完整性。刀具磨床的砂轮选择需匹配刀具材料特性:修磨天然金刚石刀具宜选用青铜结合剂砂轮,其磨削效率适中且不易造成刃口崩裂;立方氮化硼刀具则适合树脂结合剂砂轮,可通过柔性磨削减少刃口热损伤。砂轮粒度需根据刀具精度要求调整,粗磨阶段选用 80-120 目砂轮快速去除余量,精磨阶段换用 200-400 目砂轮保证刃口粗糙度。
装夹方式的优化是修磨精度的基础。针对玻璃刀常用的圆片形刀片,需采用专用夹具实现径向定位,通过三点支撑消除刀片翘曲影响,夹具与刀片接触部位应垫覆紫铜片避免压伤刀体。对于带柄式玻璃铣刀,需利用刀具磨床的顶尖孔定位系统,确保刀具轴线与砂轮主轴的同轴度,装夹后通过千分表检测径向跳动,控制在 0.005mm以内方可进行磨削。
磨削参数的匹配直接影响修磨质量。砂轮线速度应控制在 15-25m/s,过高易导致刀具刃口过热产生微裂纹;进给量需采用阶梯式调整,初始接触阶段以 0.002-0.005mm/r 的微量进给避免冲击,稳定磨削阶段可提高至 0.01-0.02mm/r。冷却系统需采用高压雾化冷却方式,将切削液精准喷射至磨削接触区,流量控制以覆盖磨削点为宜,防止玻璃粉末附着影响磨削精度。
刃口质量的检测与修正不可少。修磨完成后,通过工具显微镜观察刃口形貌,确保无崩刃、锯齿状缺陷;利用激光测径仪检测刀具直径尺寸,与标准值的偏差需控制在 ±0.01mm范围内。若发现刃口存在微小缺陷,可采用羊毛轮进行5-10 秒的抛光处理,既能去除毛刺又不影响刃口角度。
通过砂轮匹配、精准装夹、参数优化和质量检测的协同配合,刀具磨床可有效恢复玻璃加工刀具的切削性能,延长刀具使用寿命,为玻璃精密加工提供可靠的工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