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商务网栏目 政策法规】2025年7月1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2025年工作要点。要点以新型工业化为关键任务,以新质生产力为主攻方向,包含健全两化融合发展制度、夯实两化融合发展基础、强化信息技术赋能应用、完善两化融合标准体系建设、培育两化融合协同发展生态五方面,共17项内容。具体如下:
(资料图)
一、健全两化融合发展制度
强化两化融合领导机制:将两化融合思维贯穿工业和信息化工作各方面,调整成立两化融合工作领导小组并召开第一次会议,研究部署相关思路举措。
健全两化融合政策体系:抓好 “十四五” 规划目标任务落实,高质量编制 “十五五” 两化融合发展规划。推动发布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统筹用好相关政策,推动重点行业发展。
持续拓展产业评估监测:明确两化融合可评价、考核、量化的发展目标,完善监测分析、绩效评估和监督考核机制。建立健全评估体系,印发《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通用评估指标体系(试行)》,统一归集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数据。
二、夯实两化融合发展基础
夯实融合发展基础保障:加大5G演进和6G技术创新投入,推动工业5G独立专网建设,落实5G规模化应用 “扬帆” 行动升级方案。开展算力强基揭榜行动,优化算力中心建设布局,深化算力与行业融合应用。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高质量发展,打造 “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升级版,支持试点城市建设。
深化关键融合技术攻关:支持基础软件和工业软件发展,组织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 “揭榜挂帅” 攻关,加强大模型研发布局。鼓励研发工业智能体,支持企业开展试点建设,制订工业智能技术体系图谱。
提升工业数据要素供给:加快数据要素赋能新型工业化,推动数据资源化、资产化和要素化。建设产品主数据标准服务平台,推广企业首席数据官制度,打造工业数据空间,建设行业数据集,探索建立数据流通和交易机制,征集应用场景典型案例。
培育数字化通用解决方案:遴选通用性强的数字化通用工具产品,培育低成本、高质量的软硬件产品。研究建设测试认证体系,面向重点行业开展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 “揭榜挂帅”。
三、强化信息技术赋能应用
推进数字化转型:持续开展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引导企业加快数字化改造。健全服务体系,建设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推动工业企业和园区建设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遴选推广 “数字三品” 应用场景典型案例。
促进网络化协同:加快新型工业网络建设,推动各类工业无线、有线网络技术融合组网,促进企业内外网改造。推动工业互联网在多个行业规模化应用,加速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开展 “链网协同” 典型案例征集。
提升智能化水平:实施 “人工智能 + 制造” 行动,支持企业在重点场景应用大模型和智能体。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开展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带动相关创新成果应用和迭代升级。
引导产业链群转型改造:深入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研究启动世界级集群培育工程,推动建设数字园区,支持开展数字化供应链贯标试点,建设数字化供应链体系。
四、完善两化融合标准体系建设
推动两化融合标准协同配套:构建数字化转型、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标准体系间的协同配套机制,加强各标准体系间的采标引用。
加快成熟标准应用推广:推动成熟标准在行业内广泛应用,发挥标准对两化融合的引领和规范作用。
五、培育两化融合协同发展生态
健全融合发展服务载体:推动国家产融合作平台等公共服务载体完善功能,为企业提供政策解读等服务。
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引导产业基金加大对两化融合领域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的支持力度,推动产融合作试点城市深化探索,实施 “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 专项。
强化技术技能型人才培育: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打造多层次复合型人才队伍,为两化融合提供人才支撑。
推动举办高端交流活动:举办两化融合相关的高端论坛、研讨会等活动,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分享经验成果,营造良好发展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