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是经济效率的源泉,是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支柱和内生动力,因此国家支持和鼓励发展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结合行业市场需求的不断升级,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针对国内部分特色鲜明的机床工具产业集聚地区的发展和运行模式,组织开展调查研究,探讨建立、发展产业集群的思路、做法、经验和效果,对于促进机床工具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关资料图)
5月31日,机床协会郭长城、王旭副会长一行6人到浙江平湖调研,现场参观考察了津上精密、尼得科机床、华晟机械、顺昌金属、海辰机械等企业,了解企业最新的经营状况和技术发展水平。与平湖市相关部门和企业进行座谈交流,探讨产业集群核心区与协同区的建设和运行思路。
据了解,多年以来,平湖市将高档数控机床产业作为重点培育产业,坚持产业链式培育理念,以“双循环”谋篇,为机床产业高质量发展布局,聚焦项目招引、链主培育、生态打造,构筑起了“主机为龙头,功能部件和工装夹具、刀量具相配套”的完整产业链体系。2022年,平湖市数控机床产业规上产值达134亿元。
座谈会上,围绕着如何进一步推进平湖地区高档数控机床产业健康发展这一话题,平湖市经信局沈洪局长、市人大刘皆安副主任介绍了平湖当地机床产业发展概况,以及“十四五”的目标和相关举措。治丞机械、华晟机械、海辰机械、华特机械等当地企业负责人结合企业实际运营情况提出了各自建议和诉求。会上,郭长城、王旭副会长肯定了平湖机床产业取得的进步与发展,希望平湖能够充分利用平湖地区外资机床主机企业相对集中的产业特色,充分利用好现有的资源和优势,扎实推进平湖机床产业不断迈向新的高度。
据介绍,多年来,平湖地方政府充分利用了拥有全省唯一的经省政府批准的日商投资园、工信部中德中小企业合作区的天然优势,先后引进和培育7家全球数控机床整机龙头企业(4家为在建项目)。有7家整机生产企业已投产(津上、京利、东精、华特、治丞、润地、纳迪克),整机企业产值规模达到56.2亿元,规模全省第一,零部件配套企业70多家。其中,津上精密在小型精密自动车床、精密刀塔车床等细分市场的占有率高居国内前列;日本电产京利的高速精密自动冲床占全球市场份额超60%;东精计量仪的半导体倒角机全球领先,其中12英寸以上市场占有率接近100%。在建项目中,2021年引进的德马吉森精机项目总投资10亿元,预计下半年投产。尼得科机床项目(日本电产收购三菱机床、大阪机工、意大利帕马后的整合项目)也正在紧张的建设中。
在尼得科车间的参观现场,日方负责人向机床协会调研团组介绍了企业的整体规划。据介绍,未来尼得科机床项目生产的各类机床将重点服务于日本电产集团的新能源电动车项目总体战略目标。可以预见,其产业规模及相关产业链带动作用显著,将进一步推进平湖市机床产业规模持续做大,有助于当地产业链整体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
长时间以来,强化产业链“内外融合”一直是平湖市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重点,通过推动本地零部件企业进入外资整机供应链,从纯代工到产业链协同创新,实现了“零件-部件-系统-贴牌代工整机”的四步跃升。海辰机械、成功机械、斯迈克、华晟机械等一批配套企业,不仅进入了本地外资整机的供应体系,还挤入了国内外一些知名机床企业的工艺链和创新链。
与此同时,平湖充分利用独特的区位优势,面向上海、苏州深度整合供应链,全面对接昆山、太仓等地的热加工优势产业,实现了长三角机床产业配套资源的深度导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平湖高档数控机床产业的根植性。目前,平湖机床产业的长三角区域配套率已超过95%,几乎所有的零部件和工艺都可在1小时交通圈内实现配套,极大地降低了整机企业的配套成本。
在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方面,平湖与部分国内知名高校开展长期合作,建立了智能制造工程师平台、光电产业联盟等一批产业链平台,产业链生态圈得以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为今后长远发展目标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展望未来,平湖市相关部门负责人在座谈会上表示,平湖市将坚持以“项目引进、平台升级、创新转型”三要素为路径,持续做大机床产业规模,提升产业技术水平,深化内外资融合发展,打造整零协同、内外融合、开放创新的机床产业培育“平湖样板”。
作者:李华翔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