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商务网栏目 机床上下游】在近日召开的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和中国特钢企业协会不锈钢分会共同主办的“LNG船用不锈钢材供需对接会”上,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副秘书长谭乃芬预测,2023年,需求收缩将对国际航运和造船市场产生不利影响,但从中长期来看,新造船市场已经处在复苏周期,短期调整不影响长期走势,特别是当前我国船企手持订单充足,生产任务饱满,对造船用钢需求形成了较强的支撑。
未来两年是大型集装箱船的集中交付期,按计划我国船企2023年将交付44艘15000TEU及以上大型集装箱船,占2023年造船完工总量单位20%以上,将显著带动船用高强度止裂板的需求。
(资料图片)
绿色动力船舶订单快速增长
会上,两家协会同时公布了最新行业相关数据。数据显示,2022年国际航运市场高位波动,细分船型市场保持活跃,我国船企抓住市场分化的机遇,承接新船订单表现亮眼。我国船企2022年承接新船订单4552万载重吨,占全球总量53.3%,连续两年新船订单量保持在4000万载重吨以上,有力支撑了造船用钢需求的快速回升。我国造船用钢需求量与生产量大幅提升,造船用钢总量超1200万吨,同比大增22.4%,造船用钢量首次回升至1000万吨以上。
这其中,绿色动力船舶用钢量表现尤其突出。我国船企在绿色动力船舶领域继续取得不错成绩,30万吨级液化天然气(LNG)双燃料动力超大型油船(VLCC)、20.9万吨纽卡斯尔型LNG双燃料动力散货船、4.99万吨甲醇双燃料动力化学品/成品油船等绿色动力船舶完工交付。各类型船舶的LNG燃料罐主要以9Ni钢和不锈钢为主,带动相应钢材需求增长。谭乃芬指出,LNG运输船被誉为船舶工业的明珠,2022年,全球LNG运输船需求爆发式增长,中国船舶企业紧抓市场发展机遇,5家船厂获大型LNG运输船订单,占全球LNG订单总量的30%,创历史新高。
工信部装备工业二司船舶处调研员陈颖涛表示,近年来,国际海事组织(IMO)相关排放公约相继生效,低碳排放已经成为船舶行业发展的趋势,全球绿色动力船舶订单快速增长,推动以LNG动力为代表的绿色动力技术发展,产业链上下游合作非常重要,希望船舶协会、钢铁协会、不锈钢分会继续加强沟通,务实合作,多发挥纽带作用,做一些前瞻性研究,科学引导两大行业健康发展,希望钢厂不断提升产品技术性能,提高产品稳定性,满足船舶市场需求。船舶行业是国际化并且市场充分竞争的行业,高品质钢材的国产化应用有利于我国船舶、钢铁行业健康发展,也将为世界船舶工业的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船企与钢企加强联动
我国船用高端钢材研发制造能力实现重要突破,在工信部等相关部门的支持下,造船和海工用钢已经实现97%的国产化,特别是双相不锈钢和止裂板实现了国产化替代。
我国船企与钢企共同推进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用钢产业化应用。太钢紧跟船舶市场需求,开发LNG船用材料,给予船舶企业大力支持;山钢集团莱钢公司EH690超高强海洋工程用钢板试制成功并实现批量供货;河钢集团舞钢公司研发生产的170毫米厚高等级海工用S355G10+N-Z35钢板交付船厂使用;鞍钢股份自主研发并生产的超大线能量、质量等级和屈服强度型号为EH40W的焊接船板用钢顺利通过多个船社认证;南钢与中集太平洋海工的首个国产高锰钢罐项目顺利开工;太钢薄膜型LNG船罐专用不锈钢通过法国GTT公司认证。南钢、鞍钢、宝钢、湘钢等多家钢企共同发力,推动我国大型集装箱船用止裂板全部实现国产替代,化学品船用双相不锈钢国产化率由不足50%提高至90%以上。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科技环保部高级分析师姜尚清表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创新既是推动船用钢材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快卡脖子产品技术攻关的关键措施。相关企业要加强对接,提升研发效率、提升产业效率、提升应用效率。她表示,关键材料自主创新是产业安全的保证,也有利于实现应用技术的突破。科技创新、技术创新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也需要上下游行业协会合作并积极引导全行业重视科技创新成果保护。
船企智能化成未来关注重点
当前,我国船企手持订单充足,生产任务饱满,对造船用钢需求形成了较强的支撑。2022年,全球集装箱船市场延续旺盛行情,全年新船成交380艘、2861.5万载重吨。我国船企紧抓市场回升的有利时机,在超大型集装箱船领域取得较大突破,截至12月底,手持各类集装箱船893艘、7824万载重吨,骨干船企生产任务已经安排至2026年。
2022年,全国粗钢产量约10.15亿吨,同比减少1770万吨,降幅1.7%,随着国内钢材整体需求转入下行通道,钢铁产能和产量将会进一步缩减;同时,铁矿石、焦炭和废钢等原材料供给处于相对偏宽松的局面,成本对钢价的支撑作用有限。因此,从供给端来看,造船板价格不具备大幅度上涨的空间。从需求端来看,这两年是我国船企船舶建造的高峰年份,对造船板的需求将保持高位,因此,船板价格也不具备大幅度回调的可能。综上所述,预计船板价格将在相对稳定的区间内波动。
当前,我国船舶工业正在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之路。因企施策地推动智能制造,是提升船舶建造质量和效率,降低成本和资源能源消耗,增强我国造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加速产品创新和智能化发展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一批骨干船舶企业已经或正在建立自动化生产线、流水线,有的企业已经建设了智能化生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化生产线对造船用钢材料有更为严格的要求,包括钢材表面质量的“光洁度”、钢板的尺寸规格、钢材的配送方式等。因此,满足船企在智能制造流水线升级改造后对造船用钢的新要求,应是钢企未来的关注重点。
标签: